点击收藏www.yaxin311.com
山西良户:千年古村因“文化老人”而灵动
2017-05-21 来源: 】 浏览:次 评论:0

新华社太原5月21日电(记者王学涛)初夏,山西良户村的年轻人去了晋城富士康、周边煤矿上讨生计。斑驳老房子里剩下老人留守,使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显得有些落寞。然而,有几位老人,很是与众不同,村子因为他们而灵动。
  良户位于晋东南高平市,相传唐代中叶,郭、田两姓家族在此建村,古称“两户”。后随着迁入此地外姓人家的增多,村名也由“两户”改称“良户”。如今,村里保存有一处国保文物、二处市保文物,明清院落40余处、宗教建筑10余座。
  离村口不远有一处匾额上书“迓天庥”的邵家院。79岁的邵虎成在后院一隅折腾着一些捡来的塑料管、瓶子盖等,各式各样的工具摆放在面前,不时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。也许是习惯了,有陌生游客径直走进去,他也不抬一下头。
  “大爷您在做什么?”记者大声问。
  “拐棍。村里老人多,谁需要就送给谁一根。”老人终于停下手中的活儿说。令人赞叹的是,他制作的拐棍是拿各种废品拼接而成,结实又富有设计感。
  “您手可真巧。”记者忍不住夸了一句。
  “石木瓦匠做了一辈子。”老人用长着一层厚茧的手指了指院内的竹篮、石臼、压窗石、门鼓石说,“可惜无人接班。”说完,他又坐下叮叮当当地忙了起来。
  像邵虎成这样的“好把式”,村里还有几位。也正因为曾经技艺的世代相传,大量古建筑上的砖雕、木雕、石雕、牌匾等才成为良户古村的最大特色。“麒麟送子”“喜鹊登梅”“犀牛望月”“六合同春”等雕刻艺术品俯仰可拾,寄托着村民淳朴的情感和美好的期待。
  西街的秧歌、太平街的旱船、寨上的采茶舞、后街的跑马……说起村里的文艺,59岁的何春枝如数家珍。作为村里民间吹打乐“八音会”的领头人,老何吹拉弹唱样样在行。每逢节日庆典、赶会闹红火,他还会露一手。
  “以前村里搞文艺的人可不缺,现在最小的也50多岁了。”何春枝说着竟有点伤感。如今良户村正在发展旅游,为此村委会专门投资组建了女子乐队,老何收了其中两名做徒弟。“只要愿意学,一分钱不收,失传了实在可惜。”
  如果邵虎成和何春枝是良户村“三雕”技艺和民间文艺的一点光,那69岁的崔志义更像是当地小吃的一把火。
  随着良户村乡村旅游的发展,每逢人多时,崔志义就领上老婆、儿子在石板街上支起小摊卖“里圪抓”,生意好时一天能卖1000多元。与众不同的是,做“里圪抓”的面非常软、细,皮儿薄得能看到里面的馅儿。从碗口大的小鏊子里刚出炉的“里圪抓”,皮薄馅儿香、焦黄鲜美。
  “全是手上功夫,没有三年五载学不熟练。”崔志义说,正因为难,原来村上会做的人很少。如今,村民从中看到了商机,会做的已不止他家一户了。


Tags: 责任编辑:
】【打印繁体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上一篇: 中年男子冒用老年证乘公交 被发现 下一篇: 合肥创景花园小区3岁男童从16楼坠

相关栏目

最新文章

  • 挺进肯尼亚!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
  • 我省系统治理农村小微工程项目腐败
  • 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进入桥梁“
  • 四川电网61项220千伏及以上工程加速
  • 江苏两条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有新进展
  • 热门文章

  • 中巴经济走廊将倒逼中印合作
  • 全球首款量产石墨烯手机 屏幕透光率
  • 高峰一夜曾喝68罐啤酒 国安:放纵因
  • 烧烤摊夫妇一觉睡30小时 妻子醒来发
  • 北京朝阳启动“足球社区行”
  • 相关文章